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代的井岡山精神。荊州中學教工團支部是“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團隊合作、奮勇爭先意識,增強青年教師教書育人信念和愛崗敬業(yè)精神,4月30日-5月2日,荊州中學教工團支部組織青年教師前往井岡山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通過專題教學、現(xiàn)場教學等培訓課程,回溯井岡山革命歷史的起承轉(zhuǎn)合,追憶革命先烈的點點足跡,學習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
一、專題教學:《井岡山斗爭史與井岡山精神》
4月30日晚上,荊州中學教工團支部“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教育專題培訓班開班儀式正式舉行。本次儀式由荊州中學教工團支部書記劉鑫主持。
雄壯的國歌聲拉開開班儀式的帷幕,荊州中學團委書記張云輝發(fā)言,他說,當前全國上下都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二十大精神,學校黨委非常重視本次培訓班,全體青年教師在接下來的培訓中要用心感悟革命精神,從井岡山精神的內(nèi)涵中汲取奮進力量,堅定教書育人理想信念,以青春之自我書寫燦爛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展現(xiàn)荊州中學青年教師的使命擔當。
開班儀式結束后,井岡山精神宣講團成員、井岡山博物館編研室副主任何小文老師進行了主題為《井岡山斗爭史與井岡山精神》的專題教學。何老師以“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歷史背景”為開篇,通過對“井岡山斗爭的歷史地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發(fā)展的四個時期”“三灣改編的背景、內(nèi)容、意義”“井岡山斗爭的偉大貢獻和歷史經(jīng)驗”“井岡山精神的內(nèi)涵”等的詳細解讀,將在座青年教師帶入了一段光輝的紅色艱苦歲月。最后,何老師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井岡山精神的論述,勉勵青年教師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定信念、追求理想,讓井岡山精神散發(fā)時代的光芒。
二、現(xiàn)場教學: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雄。5月1日上午,荊州中學教工支部教師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走進大廳,四周的大理石墻面上鐫刻著井岡山斗爭時期犧牲的上萬名烈士名錄。井岡山斗爭前后歷時兩年零四個月,犧牲的革命烈士有48000多人。其中姓名可考的只有15744人,無名英雄達到三萬多人。在莊嚴肅穆的紀念堂,大家自覺默哀鞠躬,深情憑吊烈士英魂。
隨后,我們步行來到碑林,這里一共陳列有138塊精湛的書法碑刻,從各個方面熱情謳歌了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和英雄業(yè)績。山頂上,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著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艱辛歷程。
三、游覽“龍?zhí)丁逼俨既?/span>
“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5月1日下午,荊州中學教工團支部乘車前往“龍?zhí)丁逼俨季皡^(qū),“兵分兩路”分頭探索井岡山絕妙勝景。走入景區(qū),林中鳥鳴不斷,溪水清澈見底,瀑布氣勢恢宏,山勢巍峨壯麗,不少名士在此留下石刻。
四、現(xiàn)場教學:參觀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5月2日上午,荊州中學教工團支部來到毛澤東同志舊居。走入大門,一間間簡陋的房間,一盞盞昏黃的油燈,無不述說著革命先驅(qū)們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和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隨后,老師們來到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追憶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共產(chǎn)黨人的艱苦革命斗爭史。
五、教師心得
肖芳:當我們踏在井岡山這片紅色土地上時,看著那些雕刻在石碑上的名字、屹立在廣場上的英雄雕像,聽著革命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我們仿佛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深受震撼和鼓舞。在我們心中,“井岡山精神”已成永恒,我們應該在以后的生活中發(fā)揚這種精神,以奮發(fā)有為的精神面貌做好教學工作,為荊州中學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
舒鑫泓:在那樣艱苦的斗爭環(huán)境里,所有人眾志成城,齊心協(xié)力,有堅定的信仰,堅持斗爭,讓我相信星星之火一定可以燎原,我也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傳承發(fā)揚這種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
丁夢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歷時三天在井岡山的紅色文化主題學習,使我感觸頗深。從星火廣場到烈士陵園,從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到茨坪毛澤東舊居,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實事求是闖新路與顧全大局敢犧牲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我將繼續(xù)堅定信念,牢記使命,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以實際行動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從井岡山精神中凝聚奮斗的力量,為荊州中學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趙思怡:邁青春步伐,游革命圣地。 春夏之交的井岡山風景格外怡人,青翠的山林與鮮紅的火炬、軍旗彼此映襯,清新的空氣夾雜著喧鬧的人聲,橙黃的陽光下,是新時代的青年,鮮紅的旗幟,是井岡山精神跨越時空的傳遞。作為荊州中學青年教師,與責任繼承和發(fā)揚井岡山精神,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六、結語
賡續(xù)紅色血脈,青年正當其時。三天的井岡山學習之旅雖然短暫,卻讓我們青年教師對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革命勝利果實來之不易。
回想烈士陵園墻上那些卒于1928、1929、1930、1931……那些在20多歲、30出頭就犧牲的烈士,他們播種,卻不問收獲,在無盡的黑暗中高舉著紅色的火把,堅定地告訴我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五四青年節(jié)到來之際,荊州中學青年老師將井岡山精神帶回校園,進一步擦亮荊州中學“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文明校園”名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以實際行動實踐井岡山精神,為把荊州中學建成“湖北領先,全國一流”貢獻青春力量。